中心对称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心对称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心对称教学反思1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 反思。每次上完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这既是一种学习,也是在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素养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上周,我上了一节公开课《中心对称图形》,现在就这节课我谈两个“做法”、两个“问题”:
两个做法:
(一)处处留心皆学问
本节课的设计上,我充分体现了“中心对称图形”这个重点,围绕它我进行了全方位的筛选材料,这些材料都是我平时积累的结果,其中有生活中的、小学算术中的、物理内容的、扑克牌上的、游戏里的、打油诗里的等等材料,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多少联系的东西,最后都能很自然地为所统领,很自然地归属于“中心对称图形”这个中心。数学是一门讲究理论、讲究层次和条理的学科,对于没有真正感悟到数学之美的初中生来说,是容易枯燥的;当老师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时,孩子们才会容易产生共鸣,进而对数学发生兴趣。因此,平时我特别注意收集跟数学有关的生活素材,以便于在教学中能简明、有趣地说明一些难懂或易错的数学知识。
(二)总结学生的新颖解法并充分利用它
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重视总结 ……此处隐藏7129个字……交流学习过程中的感受、收获。
本课由问题引入概念,从而激发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直观地得出两个图形关于某点对称这一概念,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充分利用多媒体演示,尽量使问题直观化,帮助学生掌握概念、性质和画法,效果较明显。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有如下建议:
1、从旋转定义引入中心对称的概念。先让学生弄清旋转角等于180°的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借助多媒体演示,加深学生印象),进而引出中心对称的定义。
关于中心对称的定义,学生要体会到以下三层意思:
(1)有两个图形,能够完全重合,即形状大小都相同;
(2)对重合的方式有限制,也就是它们的位置关系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将其中一个图形绕某点旋转180°后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
(3)也就是说,全等的图形不一定是中心对称的,而中心对的两个图形一定是全等的。
2、可以将中心对称和轴对称进行对比:
轴对称中心对称区别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称点的连线均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分联系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3、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中心对称是旋转的一种特殊情况,中心对称的性质与旋转的性质类似,主要区别在于对应点在一条直线上,旋转角是固定的180°。第一个性质很重要,要使学生明确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
(1)对称中心在两个对称点的连线上;
(2)对称中心到两个对称点的距离相等。
4、例1是画出与已知图形关于已知点的对称图形。此内容易于理解,可让学生自己摸索得出画法,教师稍做归纳即可。
5、中心对称的性质是中心对称应用的核心,是作图的基础。